从开放性问题获得闯荡世界的力量

在《Future Wise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 David N.Perkins【美】戴维 · 铂金斯 一书中,提及了关于“开放性问题(Big Question)” 的重要性和“生命力的问题(Living Question)”的方法论教学,正好与我们上学期刚结束的儿童艺术课其中的手工书制作(zine making)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AGB儿童艺术课的每最后一个单元,是每个孩子有选择性自由创作的单元。这一学期孩子们自主选择了手工书制作。从整个单元项目制学习来看,每个过程都包含了作者铂金斯所提及的一系列教育理论。所有的自由创作单元的源头,都会来源于导师和学生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式问题在学习中为什么有重要的意义?


铂金斯在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和心生好奇相生相伴。开放性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困惑的对象,但如果仅仅只有困惑,那我们的探究,尤其是学术性较强的探究,就会变得像在漫长的山路上麻木地跋涉。开放性问题是可以深入分析的,但是,如果没有好奇心的支持,它就不可能鼓舞人心。我们也不要认为好奇心和困惑感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有失去这种敏感性的危险。”


所以从开放性问题开始:你最近什么感兴趣?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什么让你觉得好奇?将话语权交给学习者,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捕捉每个人不同的兴趣和热情。

如何从开放式问题渐渐深入研究?

同时在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有生命力的问题“ ——这是指能够为对话提供焦点和重要意义的一些探究性主题。这个观点源自近代哲学家威廉 · 詹姆斯,他在著名的《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一文中区分了有生命力的假设(living hypotheses)即指,一个人在对自己而言具有真实性的问题中多发现的,值得尝试的各种可能性。这个方法有四种不同执行教学方式:

1. 中心线索法 (throughlines): 中心线索包含一系列广泛的探究主题,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习可以对此进行长时间的探究。

2. 要素式问题(element questions):倒是围绕大量概念而非答案来组织课程和教学。各个层面的要素式问题,从最广泛的全校性到某一个具体问题,应当对培养学生自主批判思考方式有所影响。

3. 增殖性问题(fertile question):由导师提出问题,在学生积累一定经验后,再由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


4. 找到问题的焦点(question focus):导师从提供一个问题的焦点开始,即提供一个题目或者主题,不一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但要十分详细,具有真实性和启发性。


在这一系列生命力问题的方法背后,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问“真实的问题”,它的价值就在于,激励我们探究某个问题情境的多种表达方式,从中寻找能够提供真知灼见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开放式问题和生命力问题和艺术创作有什么关联?

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艺术课与上面所描述的教育方式没有关联,而事实上,这其中的关联非常大。表面上看到的是线描,透视或色彩搭配,但是底层逻辑上,学生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种思维模式,而这些思维方式才是孩子们在未来世界所需要的能力。比起这个颜色有没有用“对”,那个比例是否精确,我们更关心的是学生在艺术课学习过程中是否挑战自己,学习更多的思维方法。

学习艺术本身就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法,我们可以统称为艺术思维(Artist Thinking)。

同理来自洛伊丝·赫特兰、埃伦·温纳(Ellen Winner)、雪莉·薇内玛(Shirley Veenema)和金伯利·谢里登(Kimberly Sheridan) 研究了娴熟的专职艺术教师在培养自己“工作室思维”(Studio Thinking)时的心理活动,由此提出了8个工作室思维习惯:


学会开发培养一项技艺

     使用艺术工具、材料和概念。

学会参与和坚持

    坚持不懈。

学会想象

    超越当前所见,延伸设计。

学会表达

    找到个人视角。

学会观察

    发现不平凡之处。

学会反思

    元认知式思考(thinking metacognitively)。

学会延伸和探究

    尝试错误。

学会理解艺术家的世界

    在不同的领域和疆界中漫游。


显然,这些思维习惯不仅仅适用于专门的艺术活动,技艺、坚持性、想象、表达等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有重要价值。此外,设计一些方式来归纳这种具有“艺术工作室”风格的教学,并且运用于艺术之外的其他领域,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下图为A4艺术书展上,学生们自发性向成人观众介绍自己的书,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创作充满自信,可以通过交流阐述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过程中众多儿童观众前来翻阅,面对公开的评论和言论也保持自己的信心是对艺术思维方法训练最好的体现。

Artbridget liao书展